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一、區位概況

余村隸屬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,地處天目山北麓,村域面積4.86平方公里,轄有8個村民小組。村域呈東西走向,北高南低,西起東伏,群山環抱,秀竹連綿,植被覆蓋率高達96%,因境內天目山余脈余嶺及余村塢而得名,是“兩山理論”(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)發源地。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、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、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、全國生態文化村、國家4A級景區、全國農村優秀學習型村居、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、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、浙江省消費建設示范樣板單位、湖州市鄉村治理示范村、安吉縣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、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、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榮譽。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項目區位圖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“兩山理論”發源地

二、余村蝶變歷程

改革開放初期,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,余村辦起了村辦企業,借助擁有石灰巖資源豐富的天然條件,便大力開采石灰石礦,興建了礦山開采廠、石灰廠、磚瓦廠和水泥廠等10多家工廠。20世紀末,每人每月的工資能達到1000多元,“電視機、冰箱,村里人先用上,那時候在大家眼里,石頭是寶貝,礦山是金山?!贝遄痈辉A?,村民的腰包鼓了,余村卻漸漸變了模樣。放眼望去看不到綠色。污水直接排到土里,竹筍變小了,連千百年的銀杏樹也不結果了。一時間,靠自然資源致富的余村人,因破壞自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。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曾經的余村面貌(圖片由余村村委提供)

2001年,安吉縣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正式把“生態立縣”確立為全縣的發展戰略。2003年7月,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,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把“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,創建生態省,打造‘綠色浙江’”作為“八八戰略”的重要一條正式提出,建設“綠色浙江”的決策迅速傳達到各地,余村兩委班子向村民鄭重宣布:關閉全村所有礦山企業,調整發展模式,還余村綠水青山。關礦停廠容易,余村人靠山吃山的思想卻一時轉不過彎。許多村民丟了工作,村集體經濟收入從300萬元驟降至20萬元。接下來到底應該帶著大家走什么路?這是當時余村村委和村民面臨的巨大現實問題。

2005年8月15日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一行到余村調研。對村里痛下決心關停礦山和水泥廠、探尋綠色發展新模式的做法,給予高度評價。并首次提出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科學論斷?!皟缮嚼碚摗睘橛啻逯该髁艘粭l綠色發展之路。15年來,余村堅定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走出了一條生態美、產業興、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,同時也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。

余村從2005年到2020年,全村三產從業人員從80余人增加到500余人,村集體經濟收入從91萬元增加到724萬元,村民人均純收入從8732元增加到55680元,真正實現了綠色發展。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余村新貌(圖片由余村村委提供)

 三、發展定位

余村圍繞并始終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新發展理念和“綠之源”精神,以村集體為開發主體,依托“竹?!辟Y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,大力發展生態旅游、生態農業,集中精力發展休閑旅游經濟并堅持綠色經濟轉型之路。

未來,余村將引入“農戶+集體+公司”的運營管理模式,運用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,借助數字余村平臺高效整合黨建、村務、旅游、環境等各類數據,推動村容村貌、鄉村旅游、政務管理等提升,賦能鄉村振興。

四、余村兩山景區項目組成

余村兩山景區內部主要載體有“兩山”會址公園、田園觀光區、果園飄香、礦山遺址公園、荷花山漂流、民宿和農家樂等項目。

“兩山”會址公園

“兩山”會址公園位于余村老村委舊址,占地面積56畝,其中建筑面積約16畝,主要由“兩山”紀念石碑、“兩山”展示館、數字電影院、院士林、黨建文化廣場等板塊組成。于2015年7月建成并對外開放,是余村對外宣傳展示“兩山”理論實踐示范成果的重要平臺。作為余村的主要標志性建筑——“兩山”紀念石碑,水面高度8.15米,代表2005年8月15日這一特殊日子,重88噸寓意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八八戰略”。余村文化禮堂·數字影院于2015年7月建成并投入運營,由老村部改造而成,充分展現余村的發展歷程和習近平總書記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科學論斷及實踐專題紀錄片。影院設置190余座位,周二、周四、周六晚是固定的“電影時間”,對村民免費開放觀看。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“兩山”紀念石碑

田園觀光區

水泥廠舊址復墾后變身為五彩田園,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;村里流轉的500多畝土地變成了向日葵園和荷花藕塘,四季皆有景;曾經運輸礦石的山路如今成了綠道,游客們坐上觀光電瓶車,徜徉在綠水青山間,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……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田園觀光區

3、果園飄香

“旅游+農業”的自然學校,四季果蔬飄香,常年賓客盈門,集果蔬采摘、垂釣燒烤、農事體驗、農耕文化、智慧創意、親子教育、生態游學等產品鏈條于一體。金寶農莊占地面積52畝,總投資300多萬元,2013年12月建成開放。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果蔬農耕區

4、礦山遺址公園

自2002年起,余村逐步關停礦山,到2004年底全面停產,并進行復墾復綠。礦山遺址公園是村西山谷的一處高地,源于余村人掘出第一桶金的“挖礦寶地”,2016年通過對昔日炸成坑洼的礦山進行修復治理和土地復墾,建成了礦山遺址公園,使工業遺址煥發了新的生機。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礦山遺址公園

5、荷花山漂流

荷花山漂流位于余村趙家堂自然村,有“荒坪第一漂”之美譽,距天荒坪電站10公里,距天荒坪鎮政府2公里。河流全程2公里,約一小時漂程。沿途曲折迂回,時而飛流直下、一泄千里;時而墜入深潭、天光云影、隨筏蕩漾。途中起伏落差適宜,時而水流平緩,時而急流險灘。

該景點設施齊全,設有游客接待大廳、售票處、洗浴室、更衣室、大型停車場等,可接待大型旅游團隊,能提供導游、客運、餐飲、漂流等一條龍服務。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荷花山漂流

收費標準:荷花山漂流兒童門票(1.4米以下)65元/人;成人票125元/人。

民宿和農家樂

余村的農家樂起步較早,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,當時余村礦山尚未全部關停。由于天荒坪鎮一帶擁有較為豐富的生態資源,且距離上海、杭州不算太遠,偶爾有自駕游客前來“采風”,曾有游客希望能夠借宿到村民家中并且品嘗鄉下美食。于是,部分村民便開始在民宿和農家樂的方向上進行嘗試,但受資金的限制和營銷宣傳的局限性,余村的民宿和農家樂一直發展的比較緩慢。自2005年8月15日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余村調研時首次提出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鼓勵余村走好綠色發展道路,給正值迷茫的余村村民注入一劑“強心針”。隨著縣鎮兩級政府對農家樂經營不斷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,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和配套設施的日益完善,民宿和農家樂目前已經發展到了50多家,成為余村村民收入和村集體的重要支柱和一張靚麗的名片。

鄉村振興課題(十八) | 鄉村振興標桿項目調研之鄉村旅游系列

圖:民宿和農家樂

五、調研總結

通過此次調研與潘書記深度交流,總結余村成功的實踐經驗主要有:

第一:發展理念。

在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指導下,余村立足生態,堅持走生態建設之路。全村不但實現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,而且實現了生態美、產業興、百姓富,成為全國聞名的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、美麗鄉村示范村。

第二是發展方式。
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提出之后,余村人有了新發展理念,推動了發展方式的根本性改變,依托“竹?!辟Y源優勢,著力發展生態休閑旅游,開農家樂、民宿,辦漂流。將生態保護效益成功轉換為經濟效益,實現“越環保,越富?!?。

第三是注重科學規劃。

科學的規劃,讓美麗鄉村建設更好地發揮出融為一體“聚美”效應。浙江已全面形成以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為龍頭,村莊布局規劃、中心村建設規劃、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四項專業規劃為基礎的“1+4”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。在十多年時間里,政府“有為之手”與“有力之手”的力量不懈接力助推,讓余村一崛而起、美麗升級。

第四是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并注重全員參與。

如果僅靠政府的投入、靠幾個大小項目出成果,多半是造景,明顯忽視了村民的主體性地位,必然會影響建設效果。以天荒坪鎮政府、余村兩委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作為核心,將鄉村振興建設主動權歸還到農民手中,確保農民真正享有知情權、參與權和監督權,引導農民利用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等平臺,達到投工投勞、出資出智、共建家園的目的。

余村成功轉變產業,發展生態經濟,其蝶變的歷程,充分印證了“兩山”理論在可持續性發展方面的作用,為“兩山”理論踐行的模范村,以余村為標桿“兩山”理論未來會得到更多實踐。

相關新聞

聯系我們

聯系我們

電話:0371-86553327

2022052609042264
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
分享本頁
返回頂部
,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,永久免费无码A片在线观看,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